1.求 吴于廑、齐世荣先生的 世界史 系列书籍的 详细目录,具体到每章、每节。

2.想知道关于古代西亚、非的各国历史

3.有关于周瑜的文章 急!!!

4.世界历史的全局概览

城邦争霸攻略第八关视频_城邦争霸攻略第八关

韩国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据说,韩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与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历史学家将韩国的这段早期历史阶段称为“古朝鲜”时代。

古代韩国最初以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会为特征,各小城邦又逐渐合并成政治结构复杂的部落联盟,并最终形成了王国。

在这些部落联盟中,位于鸭绿江中游的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国。高句丽富于侵略性的军队逐一征服了周围的部落,并在公元313年甚至攻占了中国的乐浪地区。百济(公元前18-公元660)是由位于今天的汉城附近汉江南面的一个小城邦发展而成的类似高句丽的部落联盟王国。百济于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统治时期发展成为一个由贵族统治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新罗王国(公元前57-公元935)位于韩半岛最南端,最初是三国中最弱小、最落后的国家。然而由于在地理上远离中国的影响,它很容易接受非中国的外来习俗和思想。它的社会阶级特征明显,后来产生了独特的“花郎团”并发展了佛教。

统一新罗与渤海

6世纪中叶,新罗王国征服了临近的伽倻王国(从1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在韩半岛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一批城邦国家)并与中国唐朝结成军事同盟,征服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国。当中国唐朝后来暴露出要将高句丽和百济纳入其帝国版图时,新罗便以武力相抗。

公元676年,新罗将中国人逐出韩半岛。其后,居住在满洲中南部地区的前高句丽人于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国。

渤海王国不仅有高句丽人,还有众多的靺鞨族人。渤海王国按高句丽王国的行政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五京政权体系。渤海王国有着源于高句丽文化的先进文化。

渤海王国的繁荣和强大在公元9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它占领了北至阿穆尔河,西至满洲中南部开元的广大地区,并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渤海王国于公元926年被契丹人灭亡,其统治阶级中的很多人(大部分为高句丽人)迁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丽王国。

新罗在公元668年统一了韩半岛,并在8世纪中叶进入繁荣强大的鼎盛时期。新罗一直想建立一个理想的佛教国家,佛国寺就是在统一的新罗时期所建立的。但因王公贵族沉溺于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国对佛教的崇尚开始衰落。此外,和被占领的高句丽和百济声称有统治权的地区领袖间产生了冲突。公元935年,新罗国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丽王朝投降。

高丽

尽管韩半岛经常遭受外来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罗统一后一直由一个单一的政府治理,并保持了政治独立,以及文化和民族传统。无论是高丽王朝(918-1392 年),还是朝鲜王朝(1392-1910 年),他们都巩固了政权,发展了文化,驱逐了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高丽王朝的开国君主王建是新罗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将军。他选择自己的家乡松岳(即现今北韩的开城)作为都城,并宣称要收复高句丽在中国东北的失地。他将他的王国定名为高丽,韩国现在的名称“ Korea ”就是由此而来。尽管高丽王朝未能收复失地,但却取得了以青瓷和佛教繁荣兴盛为代表的辉煌的文化成就。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是,早在1234 年,即比德国古登堡早两个世纪,韩国人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大约也在这一时期,韩国的工匠还完成了在大块木板上雕刻全部佛经的艰巨任务。

这些雕刻佛经的木版有8万多块,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击退蒙古人的入侵。这些称为 《高丽大藏经》的木版现珍藏在历史悠久的海印寺内。

高丽王朝末期,士大夫和武士之间的冲突以及儒教信徒与佛教信徒之间的争斗,使高丽王朝衰败。蒙古人入侵高丽始于1231年,高丽人民虽然与蒙古人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高丽仍沦为蒙古的附庸国长达近1个世纪之久。

大韩民国的成立

韩国人民对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感到欢欣鼓舞,但他们并没有高兴多久,光复没有立即给他们带来他们为之英勇奋斗的国家独立。

相反,由冷战引起的意识形态的分歧造成了国家的分裂。韩国为建立一个独立政府的努力,因美军占领半岛南部和苏军控制半岛北部,而遭到失败。

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通过一项决议,要求韩国在联合国一个委员会的监督下举行大选。

然而,苏联却拒不执行联合国决议,并且不准许联合国这个委员会进入韩国北方。于是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一个新决议,要求在这个委员会能够到达的地方进行选举。韩国首次总统选举于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线以南地区举行。这条线终于将韩半岛分成了南方与北方。

1948年,李承晚当选为大韩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与此同时,三八线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领导下的***政权。

北韩于1950年6月25日无缘无故向南方发动大规模入侵,引发了一场持续3年,由美国、中国和其他外国军队介入的战争。整个半岛遭到破坏。1953年7月签订了停火协议。

韩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伤亡人数几乎达到300万,成百万人流离失所,骨肉离散。李承晚政府领导时期严重的社会骚乱不断。

当时韩国的民主并不成熟,国家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困难。李承晚总统最终因一次学生领导的起义而于1960年4月下台。民主党的张勉于1960年8月组成政府,建立了第二共和国。

但是,新政府却被朴正熙少将于1961年5月16日发动的政变所推翻。以朴正熙为首的国家再建最高会议,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利。

朴正熙于1963年的一次选举中当选为总统。朴正熙政府致力于快速实现工业化,并于20世纪60、70年代实现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是,朴正熙的统治伴随着对人民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的严格限制。

朴正熙总统于1979年10月遇刺身亡后,出现了实行戒严的过渡时期。代总统崔圭夏于1980年8月辞职,强有力的军官集团的领袖全斗焕由统一主体国民会议(选举团)选为总统。

20世纪80年代民主运动高涨。1987年修改了宪法,恢复了直接选举总统的制度。

在新宪法下,另一位将军出身的人——卢泰愚当选为总统。卢泰愚执政期间,民主有了长足的发展,为32年来选举第一位文人总统打下了基础。

长期从事民主运动的活动家金泳三以执政党候选人的资格于1992年当选为总统。

1997年,主要反对党新政治国民会议领袖金大中当选为总统。金大中政府被称为“国民政府”,是韩国宪法史上第一个由执政党向反对党和平移交政权而产生的政府。

卢武铉政府,即“国民参与政府”,成立于2003年2月25日,是韩国历史上第十六届政府。卢武铉政府提出了3项目标:“国民共建民主主义”、“建立国民共享,均衡发展的社会”和“迎接和平与繁荣的东北亚时代”。

卢武铉政府是国民力量的产物。珍视原则和情理的公民自愿筹集资金开展选举活动,从而使卢武铉在总统竞选中获得胜利。

最为重要的是,卢武铉政府是在国民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一如在其诞生时一样,在政府未来的运作过程中,国民的参与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历史沿革

起源

韩国起源于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魏献子和韩宣子于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杀智伯,然后再将晋的领地瓜分,成为三个诸侯国。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合称为三晋。

强盛

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幸而韩国以其著名的兵器--弩,为各国所畏惧。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前375年,韩便曾以其厉兵灭了中原传统古国郑国。而韩国国势最强要数韩昭侯在位之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国成小康之治。

衰微

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有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洛阳),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在七国之中最小,屡遭列强欺凌。早年已经为魏齐之间的争霸资本,于前341年的马陵之战是围魏救韩的结果。秦楚争霸时,秦又要挟韩魏共同伐楚。晚年韩国成了秦国和山东各国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验到韩国被列强围欺鱼肉的困境。最终于前230年,韩国军队在屡战屡败下,成为第一个被秦所灭的山东六国。

大事记

前403年:韩联同赵魏三家灭知。周初命晋大夫韩虔、魏斯、赵籍为诸侯。

前400年:韩联同魏赵伐楚,至桑丘。郑围韩阳翟。

前394年:韩救鲁于齐。

前391年:秦伐韩宜阳,取六邑。

前385年: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前380年:齐伐燕,取桑丘。韩联同魏、赵伐齐,至桑丘。

前378年:韩联同魏、赵伐齐,至灵丘。

前376年:韩联同魏、赵三家废晋静公,分其地。

前375年:韩灭郑,徒都新郑。

前366年:秦败韩师、魏师于洛阳。

前362年:魏败韩师、赵师于浍。

前358年:秦败韩师于西山。

前353年: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

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前341年:韩被魏伐。齐救韩,马陵之战。

前337年:韩申不害卒。

前335年:秦伐韩,拔宜阳。

前333年:合从。

前323年:韩、燕皆称王。

前318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前317年: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麿、申差于观泽。

前316年:侵秦,败北。

前314年:被秦败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前312年:秦、韩、魏南袭楚,至邓。

前308年-307年:秦将甘茂破韩国宜阳,斩首六万。

前306年:秦以武遂复归之韩。楚王与齐、韩合从。

前303年:秦复取韩武遂。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国引兵去。

前301年:秦会韩、魏、齐兵伐楚,败楚。

前296年: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

前293年:韩、魏伐秦。秦白起击败魏师、韩师,斩首二十四万级,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韩,拔宛。

前290年: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前286年:秦败韩师于夏山。

前284年:乐毅领燕、秦、魏、韩、赵联合伐齐。

前275年:秦相国穰侯伐魏。韩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

前273年:魏赵联合伐韩华阳。秦救韩,杀魏赵兵十四万。秦王欲令韩、魏与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齐赵联合伐韩,取注人。

前264年:秦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韩献上党与赵。

前256年:秦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前254年:韩王入朝于秦。

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荥阳,成为秦国的三川郡。

前246年:韩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

前244年:蒙骜伐韩,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取寿陵。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

前233年:韩王向秦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聘秦。

前231年:韩向秦献南阳地。

前230年:秦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颖川郡。韩亡。 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取消

.此猫不怕开水浇 | 2009-08-17 16:26:10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国家名:韩国

英文名:korea

主要城市:首尔、釜山

韩国历史-概述

史前时代

经人类学研究发现, 在70万年前, 韩半岛就有人类居住。

古朝鲜

据传, 神话人物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了韩国第一个王国- 古朝鲜。 此后, 几个部族由满州南部地区移到韩半岛。

三国时代( B.C. 57~A.D. 676)

高句丽, 百济, 新罗建于一世纪。 这期间古代国家的政治体系, 宗教(佛教和儒教) 文化得到发展。

统一新罗时代( A.D. 676~A.D. 935)

新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佛教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的普及。 统一新罗因贵族的霸权争斗而衰退, 935年归属高丽。

高丽王朝(A.D. 918~1392)

高丽建于918年。

佛教在这一时期被定为国教, 给政治和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 著名文物有高丽青瓷和《高丽大藏经》。 高丽时代发明了直指。 直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金属活字本,比古腾堡发明的金属活字本早了78年。14世纪中期后,高丽衰退。

朝鲜王朝(1392~1910)

朝鲜王朝建于14世纪末, 儒教成为国教, 对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443年发明了韩文字母。 由于日本的侵略(1592年, 任辰倭乱)和外国势力的侵略使朝鲜开始走向衰退。

求 吴于廑、齐世荣先生的 世界史 系列书籍的 详细目录,具体到每章、每节。

世界历史可以为分史前时期、古代文明时期、帝国与征服时期、封建时期、中世纪、资本主义六个阶段。

1、史前时期:500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

早期人类的进化

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畜牧业的出现、父系氏族公社金石并用时代的来临、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私有制的产生、军事民主制国家产生、原始社会的文化、原始的宗教、原始绘画、原始雕刻,原始音乐。

2、古代文明:公元前5000~前500年

亚洲 (公元前5000~前500年)

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阶级社会的产生、夏启建国、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商朝的兴衰、成汤建商商朝的灭亡、商朝的农业生产技术、神奇的甲骨文、发达的青铜文化、礼乐统治下的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3、 帝国与征服: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亚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秦朝统一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秦始皇万里长城的修筑、秦朝的覆亡、“世界第八大奇迹、” 西汉刘邦建西汉、汉武帝时代、汉匈和战、司马迁著《史记》、孔雀帝国被占领的时代、

旃陀罗笈多创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征伐、孔雀王朝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森严的种姓制度、孔雀王朝后的印度、帝国时代的文化、印度的史诗《佛本生经》、孔雀帝国时代的建筑艺术。

4、封建时期

欧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马其顿的兴起、马其顿王国的兴盛、腓力二世统一希腊、亚历山大东征、安提柯王朝的建立、斯巴达的社会改革、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朝的专制统治、强权独裁时代的到来、苏拉独裁庞培兴起、前三头同盟,恺撒独裁后三头同盟等。

亚洲(公元元年~400年)

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阶级社会的产生、夏启建国、夏桀亡国、商朝的兴衰、神奇的甲骨文、发达的青铜文化、礼乐统治下的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公制礼作乐、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清净无为”的道家、孔子创立儒学、《考工记》问世等。

5、中世纪

欧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国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西欧封建关系的萌芽、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西欧封建制的产生、克洛维创建法兰克王国等。

亚洲(公元400~1500年)

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忽必烈称帝、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郭守敬与《授时历》、关汉卿与元曲、中前期的明朝、明朝的建立、明初设内阁、朱元璋加强吏治、郑和下西洋等。

6、资本主义:1300~1600年

欧洲(1300~1500年)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但丁创作《神曲》、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薄伽丘与《十日谈》、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早期文艺复兴的史学、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全才式人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阶段——传说时代和氏族时期

传说时代

传说时期:又称传说时代、上古时代、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或神话时代,在中国指的是夏朝以前的历史时期。

中国猿人(较早期为一百七十万年,较晚期为四五十万年)只在地下留下原始的旧石器文化,不可能有当时的神话传说留传下来。到大约六七千年以前,各地以不同形式走向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还留下了新石器文化。

这时各族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及宗教和神话,但往往是些朦胧的记忆或结合后来的宗教思想所作的描述。到大约五六千年前,各地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有了内容较丰富的神话传说。

氏族

最早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总是氏族部落关于其本氏族或本部落的来源及其祖先的神话故事。这样的神话传说靠历史文献记载下来,并逐步发生由较简朴到较复杂,由缺乏系统到逐步有系统。

由神性很浓逐渐演化成人性,由纯神话逐步变成历史故事的演进变化。从西周到战国,就是中国古史神话传说演进变化的时期。汉代则把它历史化、定型化。

西周文献中的古史神话传说今存反映古代各族神话传说的最早文献,是《诗》和《书》中属于西周的一些篇章(包括西周加工的夏商文献遗篇)。还有《易》的卦爻辞,因其录事隐约,不如《诗》、《书》那样明确反映了有史实作为背景的一些商周两族的古代神话传说。

百度百科-世界历史

想知道关于古代西亚、非的各国历史

近代史部分不是很全

世界史·古代卷

目录

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第二节 人类的童年

第三节 文明的产生

第四节 史前文化

第二章 早期的文明

第一节 早期埃及

第二节 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

第三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四节 爱琴文明的产生

第五节 黄河流域的夏王朝

第三章 早期文明的发展

第一节 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第二节 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

第三节 波斯帝国

第四节 迈锡尼文明和荷马时代

第五节 吠陀时代的印度

第六节 商周时期的中国

第四章 印度的列国时期和孔雀帝国

第一节 列国时期

第二节 孔雀帝国时期

第五章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一节 希腊城邦的形成

第二节 希腊古典时代

第三节 马其顿的兴起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第六章 古代世界的强盛时期

第一节 罗马的王政时代

第二节 早期共和国

第三节 罗马的崛起

第四节 罗马共和国的危机和覆亡

第五节 罗马帝国的繁荣

第六节 秦汉时期的中国

第七章 古代世界的衰落

第一节 罗马的“3世纪危机”

第二节 早期基督教

第三节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第四节 魏晋时期的中国

第八章 欧洲的新格局

第一节 日耳曼民族的迁徙

第二节 法兰克王国、罗马教皇和拜占廷

第九章 中古时代的伊斯兰世界

第一节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第二节 哈里发国家的统治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发展

第四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繁荣

第十章 西欧和拜占廷封建社会

第一节 庄园制、农奴制及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封君封臣制度与西欧国家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拜占廷的国家和社会

第十一章 朝鲜和日本的古代文明

第一节 朝鲜

第二节 日本:从上古到室町时代

第三节 江户时代的政治与文化

第十二章 公元4—15世纪的印度

第一节 笈多帝国

第二节 戒日帝国及其后的地区性王国

第三节 德里苏丹国

第四节 文学艺术

第十三章 俄罗斯和东欧文明

第一节 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基辅罗斯和莫斯科公国

第三节 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形态

第十四章 中古西欧的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12世纪的“文艺复兴”

第二节 个人意识的沉沦和觉醒

第三节 近代的曙光

第十五章 中国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中国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第二节 唐、宋时期的中国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中国

第四节 中古世界的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世界史·近代卷

第一章 1500年的世界(上)

第一节 两个相对孤立的早期文明

一、大洋洲及其他太平洋岛屿

二、美洲

第二节 相对隔绝的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民族流动与农业传播

二、伊斯兰教国家

三、社会与文化

第三节 强势帝国

一、伊斯兰世界

二、中国明朝的对外交流

第四节?跨文化交流

第二章 1500年的世界(下)

第一节 西欧的早期民族国家

一、早期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主要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二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城市生活

二、“文艺复兴”

三、人文主义

四、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化成就

第三节 向海洋进发

一、欧洲人的海上探险

二、全球联系的建立

第三章 欧洲的转型

第一节 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

一、宗教改革与新教

二、天主教改革

三、排巫运动与宗教战争

第二节 君主国的巩固

一、重建大帝国的企图

二、新君主制

三、欧洲国家体系

第三节 经济、社会与生活

一、人口的增长

二、早期资本主义和原始工业化

三、社会:变迁与延续

四、教育与科学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荷兰和英国

一、革命发生的背景

二、尼德兰革命

三、英国的革命

第四章 受到冲击的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第一节 欧洲人对美洲的征服与殖民

一、“美洲的伊比利亚帝国”

二、欧洲人在北美的殖民活动

三、?洲的殖民地社会

第二节 欧洲人到达大洋洲

一、“未知的南方大陆”

二、太平洋诸岛屿

第三节 非洲的政治与社会

一、欧洲人对西非的影响

二、葡萄牙人对东非的控制

三、中非:刚果和安哥拉

四、荷兰人在南非

……

第五章 东方帝国的延续

第六章 地跨欧亚的俄罗斯

第七章 启蒙时代

第八章 大西洋革命

第九章 工业革命

第十章 欧洲:民主与民族的胜利

第十一章 北美和拉美:独立后的不同发展道路

第十二章 亚洲:危机与改革

第十三章 帝国主义扩张

结语

后记

世界史#现代卷

目  录

第一章 20世纪初的世界

第一节 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帝国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第三节 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

一、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的美国

二、登上世界强国地位的日本

第四节 列宁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年革命

第五节 亚洲的觉醒

一、伊朗的立宪革命

二、印度的自主自产运动

三、青年土耳其革命

四、中国的辛亥革命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大战的起源

一、垄断资本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厚根源

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四、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与要求和平的呼声

第二节 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性质

一、战争的爆发

二、战争的性质

第三节 大战的进程

一、战争的第一阶段:1914年

二、战争的第二阶段:1915-1916年

三、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

四、战争的结束

第四节 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一、列强力量的消长变化

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三、反战与和平运动的发展

第三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第一节 俄国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

第二节 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第三节 德国十一月革命

第四节 东欧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与灭亡

第五节 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

第四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巴黎和会

一、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二、巴黎和会的召开与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三、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

一、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

二、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国际联盟

一、国际联盟的起源与成立

二、国联盟约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第五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第一节 战胜国英、法的困扰

一、盛极而衰的英国

二、重建中的法国

第二节 魏玛共和国

第三节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的经济政治形势

二、法西斯党的建立及其夺权斗争

三、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四节 美国的繁荣

一、经济繁荣与社会状况

二、繁荣下的矛盾与隐患

三、“无为而治”的企业家政府

第五节 日本的政党政治与协调外交

第六节 欧洲国际关系的调整

一、德国赔款问题的解决

二、欧洲安全问题与枟洛迦诺公约枠

三、集体安全与枟非战公约枠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第一节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第三节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苏联的对外政策

第七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第一节 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

一、各具特色的政治运动

二、地域性特征的改革运动

三、形态各异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二节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

第三节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群众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三、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

第四节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一、凯末尔革命

二、世俗化改革

第五节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一、1919年3月爱国运动

二、1924-1937年的护宪运动

第六节 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

一、游击战争的序幕

二、抗美游击战争的进程

三、性质和意义

第七节 墨西哥的护宪运动和卡德纳斯改革

一、护宪运动

二、卡德纳斯改革

第八章 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危机的爆发及其主要表现

二、危机的根源

三、危机的后果

第二节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经济危机与纳粹运动的迅速发展

二、共和国的危机与上台

三、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扩军备战

第三节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世界经济危机下的日本内外矛盾

二、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

三、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四节 英、法的衰落

一、走向衰落的英国

二、内部斗争激烈的法国

第五节 罗斯福“新政”

一、“新政”的提出

二、“新政”的两个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三、“新政”的影响

第九章 走向大战

第一节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一、意大利的战前准备和英、法对意大利的纵容

二、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第二节 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

第三节 西班牙内战及意、德的武装干涉与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一、从共和国的建立到内战的开始

二、保卫共和国的斗争 外国的干涉与“不干涉”

三、共和国的灭亡

第四节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慕尼黑协定

一、德国吞并奥地利

二、慕尼黑协定

第五节 大战的迫近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开始

第二节 大战的新阶段: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第三节 战争的根本转折

第四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世界史·当代卷

目  录

第一章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当代世界历史的转折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

二、世界经济统一性的加强

三、世界经济多样性的新局面

四、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新格局

一、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五大国

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三、联合国活动的开始

第三节 世界文化的新潮流

一、人类进步文化的胜利

二、世界文化思潮的多元化

三、国际文化交流的普遍性

第二章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合作与斗争

一、对意、罗、匈、保、芬五国和约的缔结

二、对德国问题的处理

三、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

第二节 冷战的兴起和德国的分裂

一、美苏从盟友到对手的转变

二、美、苏冷战政策的相继出台

三、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全面展开

四、马歇尔计划与德国的分裂

第三节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美国主导下的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第三章 战后至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

第一节 苏联的恢复与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地位的加强

二、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的斗争

三、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与斯大林的逝世

四、1953年至1956年初的苏联

第二节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政治经济建设

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二、东欧国家转向和接受苏联模式

三、东欧各国的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第三节 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

一、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朝鲜抗美战争的胜利

三、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

四、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发展

第四节 苏共二十大及其在社会主义国家引起的震荡

一、苏共二十大和1957年的“反党集团”事件

二、1956年的波兰、匈牙利事件

第四章 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 日、德、意三国的民主改造与经济发展

一、日本

二、联邦德国

三、意大利

第二节 西欧、北欧各国的政治经济重建

一、英国

二、法国

三、北欧国家

第三节 美国的新政式改革

一、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二、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

三、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

第五章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战后首批民族独立国家在亚洲诞生

一、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

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

三、菲律宾、缅甸及马来亚等国的独立

四、西亚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新成就

第二节 民族独立运动高潮从亚洲到非洲的转移

一、埃及七月革命的胜利

二、苏伊士运河战争与“中东危机”

三、北非各国的独立与阿尔及利亚民族

四、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第三节 民族独立国家在亚非拉和大洋洲的普遍建立

一、“非洲年”与撒哈拉以南非洲诸国的纷纷独立

二、拉美民族民主运动高潮与古巴革命的胜利

三、印度抗美战争的胜利与三国的统一和独立

第四节 摧毁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最后阶段

一、诸小岛国与最后托管地的独立

二、种族主义统治的最后堡垒被攻克

第六章 两大阵营的分化与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大家庭”

一、苏共二十大前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关系

二、中苏分歧和中苏关系的恶化

三、勃列日涅夫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第二节 东西方关系的变动与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

一、东西方关系的调整与缓和

二、美苏对抗与冷战高潮迭起

三、美苏对话、合作与争斗

第三节 西方阵营的分化

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二、法国的独立外交政策与戴高乐主义

三、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四、日美安全条约的修订

第四节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一、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二、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形成

三、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第七章 从经济繁荣到低速发展的西方国家

第一节 20世纪60-90年代的美国

一、肯尼迪和约翰逊时代的美国

二、尼克松时代的美国

三、里根时代的美国

四、克林顿时代的美国

第二节 20世纪60-90年代的西欧

一、英国

二、法国

三、联邦德国

四、意大利

第三节 20世纪60-90年代的日本和环太平洋国家

一、日本

二、加拿大

三、澳大利亚

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变动

第一节 苏联的改革、停滞及其解体

一、赫鲁晓夫的经济政治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

三、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到苏联解体

第二节 东欧各国的改革和剧变

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发展和联邦的分裂

二、波兰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团结工会的上台

三、匈牙利改革的成败和反对派掌权

四、捷克斯洛伐克联邦一分为二和德国的重新统一

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十年探索和十年

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的独联体和中东欧各国

一、叶利钦执政时期的俄罗斯

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

三、中东欧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经济转轨

第九章 独立后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第一节 亚洲各国独立后的政治与经济

一、印度独立后的政局演变和经济发展

二、“亚洲四小龙”成为新兴工业经济体

三、东盟与东盟诸国的迅速发展

四、亚洲金融危机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整合

第二节 中东政局的动荡和经济变化

一、阿以冲突与艰难的和平进程

二、海湾国家的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

三、海湾地区的冲突和战争

第三节 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

一、非洲民族经济的曲折发展

二、非洲政局的动荡与民主化进程

三、南非民主化进程与复兴计划

四、非洲的统一与联合自强

第四节 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与政局变化

一、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一体化进程

二、拉丁美洲各国的新一轮经济改革

三、拉丁美洲的政治民主化趋势

第十章 世界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第一节 冷战态势的演变

一、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

二、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三、美苏争夺的新态势

第二节 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

一、西欧联合趋势的不断加强

二、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外交

三、美元霸权地位的失落

第三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

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二、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四、中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

第四节 第三世界与新的国际关系

一、南北问题的提出与南北对话的开展

二、南南合作

第五节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

一、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二、苏联东欧剧变与雅尔塔体系的终结

第十一章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化与高科技群的大量涌现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二、基础性高新技术的发展

三、综合性高新技术的发展

四、传统性科技的新发展

第二节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后的产业革命

一、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嬗变

二、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结构变革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的演进

一、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变

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挑战

第四节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一、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环境生态问题

二、人类保护地球环境的努力

第十二章 丰富多彩的当代世界文化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

一、当代世界哲学

二、西方经济学新流派

三、当代史学

第二节 当代世界文学

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新流派

二、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演进

三、战后苏联文学

四、战后亚非拉文学

第三节 当代世界艺术

一、当代世界美术新流派

二、当代音乐、舞蹈新潮

三、当代世界**

第四节 当代世界文化的一些新趋势与新特点

第十三章 世纪更替、千年交接的世界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一、经济全球化潮流浩荡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应运而生

第二节 国际格局多极化

一、冷战后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二、美国谋求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调整

三、欧洲一体化和欧洲的新格局

四、举足轻重的俄罗斯

五、谋求政治大国的日本

六、扩大对外交往的中国

第三节 任重道远的联合国

一、联合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三、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

四、全球性经济社会发展

五、联合国的改革

第四节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亚洲和欧洲的地区冲突

二、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和平进程

三、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有关于周瑜的文章 急!!!

古代西亚是人类社会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古代西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

一、文字

古代西亚最大的文化成就之一是楔形文字的发明。早在乌鲁克文化期(公元前3500—前3100),苏美尔人就创造了图画式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建立在象形原则基础上的,一符一义。如(头),(太阳)(水)等。后来为了表现较复杂、抽象的概念,便把两个或三个象形字结合起来,创造了合体字,有的是根据意义来组合的(会意),有的是音与义的组合(形声)。还有一些字俨然是指事字,如在(头)的基础上,加上两画或三画就成了“口”字。除此以外,还有几种(引申)造字法,如“估努”(gunu)造字法,即在某一象形字的基础上附加一些平行画以创造新字的方法,如在基础上产生,在基础上产生。

苏美尔人用粘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作为书写材料,主要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骨棒或木棒当笔。书写好后,任其自然风干,有的用火烘干。由于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形状很像木楔,故称之为楔形文字。楔形的象形字大概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

苏美尔语里同音字很多,这种语言现象在文字中的反映就是同音异义(亦异形)字的大量存在,这可谓是楔形文字的一大特点。另一特点是一字多义多音,如犁字除表示“犁”外,还有“耕耘”、“耕作者”的意思,这后二者显然是前者意义的引申。为了消除一字多义在文字使用上可能造成的混淆,人们发明了“限定符号”。这种符号本身不读音,它的功能只在于为读者(不是听者)提示它限定的字的意义。如前加限定符gis,表示该字此处为“犁”;如果前面加上lú,表示该字此处为“耕作者”。同音假借字也出现很早,但这类例子不多,常被引用的例子之一是ti“箭”。苏美尔语里的“箭”与“生命”同音,因此“生命”也用“箭”字来表示,不再造新字表示“生命”,是为同音假借。一字多义是以字(形)为出发点引申出相关的意义,而同音假借是以音为出发点把多义归于一字。这后者在文字的发展上无疑是一大飞跃。

早期的苏美尔文字都是表意字,或按西方人的说法是表词字。到了讲塞姆语的阿卡德人那里,苏美尔的表意字发生了质的变化:除一部分字兼作表意字外,所有的字都变成了音节符号。阿卡德人还给许多音节符号增添了新的音值。从此以后,楔形文字具备了可以准确或比较准确地表达语言的功能。

楔形文字后来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接受,并作了一些增补,使之能够记录所有复杂的语言。以后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米丹尼人、乌拉尔图人都结合各自语言的需要,对这种文字略韪谋涠?右允褂谩9?岸?甏?衅冢?ㄐ挝淖殖闪送饨簧鲜褂玫奈淖痔逑怠k枘峄?嗽诖丛焖?堑淖帜肝淖质币膊捎昧诵ㄐ挝淖值囊徊糠忠蛩亍N谫だ锾厝撕凸挪ㄋ谷嘶勾丛炝擞眯ㄐ畏?攀樾吹淖帜浮?/FONT>

作为音节的楔形符号数目虽不到600个,但每个符号最少也有一两个字义,平均代表四五个音节,加以塞姆语语法规则复杂,学习起来困难很大。公元前75年,楔形文字最终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被人遗忘了。19世纪初,德国学者格罗铁芬开始解读楔形文字,取得一定成就。19世纪中叶,楔形文字终被解读,诞生了亚述学。亚述学是研究两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使用楔形文字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和文化的学科。亚述学的诞生,打开了西亚历史上许多奥秘的大门。

二、文学

在西亚,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产生较早,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大。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最早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早在苏美尔时代便产生了神话传说、史诗、寓言等作品,它对后来整个西亚地区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由于时代的局限,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下来的极少,大量的是经过祭司改编而成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史诗和传说。最著名的是苏美尔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它是迄今所知的世界最早的史诗。这部史诗最初出现在乌鲁克时期,开始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世代传颂、锤炼和加工,到巴比伦时代,最后编定成为一部完整的史诗。

《吉尔伽美什史诗》共包括12首史诗,每首诗大约300行左右,分别刻写在12块泥板上。史诗主要描写被神化了的乌鲁克王吉尔伽美什(1/3是神,1/3是人)的事迹。史诗叙述吉尔伽美什要乌鲁克居民修筑城墙。人民不堪繁重的劳役,祈求天神安努对他加以节制。安努洞察了这一切,就创造了一个野人恩吉与吉尔伽美什进行较量。两位英雄经过猛烈的决斗,不分胜负,最后言归于好,结为密友,并开始为乌鲁克人民消除祸害,建立了许多功勋。他们一直打死了害人的沙漠雄狮,又到黎巴嫩山上杀死了妖怪洪巴巴,解救了女神伊兰达。伊兰达恼羞成怒,请求天神安努派来牛怪杀死吉尔伽美什。牛怪来到乌鲁克,口喷烈火,残害人民,但又被吉尔伽美什和恩吉杀死,为民除害。英雄们的行为触怒了上天诸神,他们决意夺去吉尔伽美什的密友恩吉的生命,恩吉病了12天后死去。吉尔伽美什悲痛之余,决心去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他历经艰险终于得到其祖先乌特那匹提(塞苏陀罗)的指点,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海底采得返老还童的仙草。但不幸在归途中洗澡时,他放在岸边的仙草被一条蛇偷吃掉,吉尔伽美什无可奈何,毫无成果地返回了乌鲁克。吉尔伽美什不怕艰苦,为忠于友情而献身,得到后世的追念。

这部史诗虽然经过了祭司们的篡改,渗进了不少宗教迷信内容,但其中仍保留了英雄吉尔伽美什反抗神权的主题思想,客观上反映了远古时代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中的坚毅不拔和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诗史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吉尔伽美什诗史》还第一次提到了对后世有深刻影响的洪水的传说。史诗叙述了塞苏陀罗一人根据梦中得到神的启示,事先造了一艘大船,带领全家和多种动物上了船,因而在洪水中得救,从此神赐他以永生。洪水故事可能与苏美尔地区当时经常遭受水灾的历史有关。它在整个西亚地区流传甚广,给后世许多民族的神话以深刻的影响。后来,犹太人对“洪水故事”略加改变,编成挪亚方舟的传说而记入《旧约·创世纪》中,流传至今,为世界各族人民知悉。

留传下来的苏美尔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是寓言,以动物为题材,旨在讽刺剥削阶级的恶劣品质,如以狗赴宴专找骨头的寓言讽刺了贪婪,以狡狼捕杀羊群分赃多得的寓言讽刺了狡诈。这些作品情趣幽默,寓意深刻。

在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一些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优秀作品,如古巴比伦时期的《咏受难的诚实的人的诗》,叙述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对视是和国王十分虔诚和敬畏,尽量做了神和国王所乐意的许多事情后,仍然不断遭受痛苦的折磨。他喊到:“为什么到处都是邪恶的事物?”“我的困苦有增无已,我却无法求得正义!”最后他不得不对神的公正表示怀疑。他说:“我召唤我的神,但是他却不理睬我,我向我的女神祈求,但她却连头都不屑一抬”。这首哲理诗吐露了当时那些遭受苦难人产的心理,表现了对神和宗教信仰采取了怀疑的态度,显然也反映了当时日益加深的社会矛盾。

古巴比伦时期的另一篇散文作品《主人与奴隶的对话》描写主人与奴隶就12个问题进行了简短的对话。真实奴隶对主人的一切贪婪欲望都表示附和,主人每说出要作某事,奴隶表示赞同并说出理由,后来主人说不作某事,奴隶表示赞同并说出不作的理由。这些对话也隐约反映了当时存在的尖锐社会矛盾。在第7个对话中,主人说要搞,奴隶表示赞成,说“如果你不,你将何以为人?又有谁喂饱你的肚皮?”主人说不想了,奴隶便说有遭杀戳监禁之苦。从这时可以看出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第9个对话中,主人说要祭神,后又说不愿做了,奴隶也表示赞成,然后却说:“当神有求于你的时候,你就可以让神象地跟在你的后面跑。”这里不仅提示了奴隶主和神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也表明了奴隶对神的公然蔑视。在第12个对话中,主人感到绝望,不知如何是好了,奴隶却以高傲而带着嘲弄的口吻回答说:“最后折断你我的脖颈,把它们抛进河里,那就好了。”主人恼怒地说:“不,奴隶,我要杀你,让你先死。”奴隶则反问说:“我死,你还能活三天吗?”作品到此结束。作者描写奴隶从附和主人转向反抗,寓意是深刻的。

三、天文学和数学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对天象进行观察。历法则是在观察天文的基础上编制起来的。早在苏美尔阿卡德时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就在观察月亮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编制了太阴历。他们把两次新月出现的期间作为一个月,这样每月就包括29或30天。他们又以12个月为1年(6个29天的月,6个30天的月),每年包括354天。这样每年就比太阳年(365日5时48分46秒)短11天多的时间,必须置闰月加以调整。最初置闰是凭经验进行的,有的年份加一个,有的年份加两个,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还有过一年加了三个闰月的现象。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已能把恒星和五大行星区别开来,还观测出太阳在恒星背景上的视运动轨道——黄道。以后,巴比伦人又区分出黄道上的十二个星座,绘出黄道十二宫的图形。在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时期,人们又以七天为一周,分别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的神名作为星期日至星期六的七天名称。置闰的方法也在进步,到公元前六世纪后期,巴比伦人已先后有了八年三闰和二十七年十闰的规定。不过两河流域的天文知识中也杂有很多迷信的成分,这同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度和祭司的逐渐垄断天文知识是有密切关系的。

天文学的发展必须有数学的基础。兴修水利、丈量土地、测量容积、修建城市和制造器皿等等也需要数学知识。因此,古巴比伦在数学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巴比伦人曾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的双重记数法。他们用六十进位法计算时间和圆周,例如将圆周分为360度,这个方法至今还在世界各国通用。他们还开始推行数字位置的原则,同一数字在数的联系中所占位置不同,其值亦不同。位置值原则使他们能用较少的数码来书写巨大的数目,这在数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巴比伦数学家不仅掌握了算术四则和分数的演算,而且是代数学的奠基者,他们能求出平方根与立方根,能解出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巴比伦的碑石中曾发展过乘法表、平方表和立方表。在几何学方面,他们已能运用商高定理(勾2+股2=弦2)。为了计算不规则形状的田地面积,他们把它分成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许多块,分别计算,然后得出总和。巴比伦人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埃及数学家求出派为3.16),并且在立体几何学上解决了像测量截顶角锥体体积等问题。

四、建筑和雕刻

公元前400年代中期,在苏美尔地区已出现了城市和神庙的建筑。塔庙是苏美尔建筑的基本形制,苏美尔各城邦都把塔庙作为城市建筑的中心。塔庙是用土砖筑成的供神殿堂,奠于层级的土台之上。到乌尔第三王朝时,代表当时建筑技术成就的建筑物是乌尔大塔庙,完成于公元前22世纪左右,遗址至今犹存地面。乌尔大塔庙由四级上塔组成,底层62.5米,宽43米。各层表面用烧砖,内层用生砖的土坯彻成,各级塔门都筑成园屋顶拱门。这种建筑技法日后成为两河流域建筑共有的特色,普遍用于神庙和宫殿建筑。乌尔大塔高的正面设有宏伟的梯道,可直达最上层的神殿。四级土塔表面砖色不同,最下层呈黑色,代表阴间,第二层呈红色,代表人间,第三层呈青色,代表天堂,最上层呈白色,代表太阳。各层地面都种有奇花异草。除了塔庙之外,还有王官、陵墓等建筑,王宫也建于高大的台基上。

在雕刻艺术方面,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的雕刻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古朴风格。如著名的《鹫碑》(图见前),是拉格什王战胜温玛城的纪念碑,这块石碑以浮雕表现拉格什王率领步兵前进,刻划出拉格什士兵队列整齐,士气高昂的情景,古朴之中亦富于生气。另一雕刻杰作是《纳拉木辛的胜利石柱》,为纪念阿卡德王纳拉木辛率大军战胜山地部落而作。整个浮雕以国王为中心,以向上的步伐表现出胜利者的威武雄姿。但就总体来说,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的雕刻艺术,在表现人物技法方面,还比较单调、刻板,留传下来的雕刻作品多显得粗陋,千篇一律。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柱头浮雕,表现汉谟拉比虔诚地站在端坐的太阳神沙马什面前,接受王权标的场面(图见前)。雕刻艺术手法熟练,线条刚劲、朴实,配以刻工精细的碑文,成为古巴比伦最重要的一件艺术文物。

属于公元前8世纪的科尔萨巴德的亚述王宫,是萨尔贡二世时修建的。它是亚述诸王宫中得到比较充分发掘的一座,王宫建筑在城中央的砖铺的高大平台上,象是一座堡垒,高14米,占地约130立方米。全部王宫建筑拥有210间厅堂和30个院庭,砖彻为主。王宫大门十分雄伟壮丽,在两座白色高大方塔之间是一个包铜拱形大门。拱门顶部饰在琉璃砖和壁画,门口两边有成对排列整齐的石雕:人面狮身、鹫翼、牛脚怪兽大雕像。这是王宫的守护神,高约3.4米,雕刻十分精细,神态庄严,两眼炯炯有神,为西亚雕刻艺术之珍品。除上述装饰物外,王宫建筑物大部分没有外部装饰。有艺术装饰的主要是王宫内部厅堂。这里饰以着色的浮雕、壁画和彩色琉璃砖、特别是著名的亚述浮雕,这种浮雕刻在巨大的石板上,镶于庭院屋宇墙壁这下,多表现为国王出征、狩猎和宫庭日常生活等题材。这些浮雕中刻画人物的技法比较呆板、拘谨,唯动物表现十分生动。

新巴比伦时代,建筑艺术发展到最高水平。以巴比伦城、神庙和王宫为代表,标志着这一时期建筑的突出成就。巴比伦城和王宫建得更加壮丽。这一时期最有名的建筑是王宫里的“空中花园”。公元前3世纪初的巴比伦历史家贝鲁苏斯说:“他(指尼布甲尼撒)在宫中建立起巍峨的石台,他精心地在这里重现山区景色,在层层高台上种植各种树木,使其外观完美,建成所谓空中花园,因为他的妻子生长于米底,对山区环境饶有深情。”由于两河流域缺石材,建筑多用砖、土为材料,不能象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庙那样耐久。只是凭着近代的考古发掘,人们对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才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

另外,新巴比伦时期的浮雕艺术以彩色琉璃砖镶成的图案最为壮观。例如,巴比伦城的伊丝塔尔城门上和塔楼墙上,琉璃砖镶嵌着白色野牛、金**的蛇首龙浮雕,共575处。牛在巴比伦宗教里是天神阿塔的形象:蛇首龙与中国龙的形象完全不同,它是蛇首兽身,前肢为狮足,后肢为鹰爪,是巴比伦主神马尔都克的象征。整个浮雕画面黄白相间,充分表现了王宫的那种威严肃穆气氛。100年后,希罗巴多德来巴比伦游历时曾称赞说:“它的壮丽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城市。”此外,巴比伦城的“游行大道”两边墙面也饰以五色琉璃的雄狮图案,也颇为壮观。琉璃砖的发明可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到新巴比伦时达到全盛,普遍用于装饰王宫、神殿、陵墓墙面和门面,兼有形象华丽、威严之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琉璃砖工艺在波斯和阿拉伯时期仍继续流传,后从中亚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工艺结合起来,更有创新。例如,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九龙壁”,可称是琉璃砖传入中国后的杰作。

波斯帝国的建筑在吸取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后果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建筑物一般都筑在高大的石台基上。居鲁士的墓就是建在六层石台基上的一座石屋。波斯王宫(图见前)也都建在高大的石台基上。王宫的台基和墙壁上常用石浮雕作为装饰,也有以琉璃砖镶成的图案作墙壁的装饰的。波斯王宫中的殿堂往往有许多高大的石柱。从这些王宫的遗址还可以看出当时建筑的宏伟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同其他世界文明古国一样,上古西亚的文化对后世产生了许多影响。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西亚人民在当代世界上一定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世界历史的全局概览

周郎已去,何人顾曲

叹一声"苍天妒志后人伤."

那天当我看到"行云流水音犹在,从此曲误无周郎."

这句话的时候.就有了一种莫名的伤感.

这泪满的双眸 望不穿的 是那千载春去

这锁固的眉头 思不尽的 是那断肠愁绪

英年早逝的周瑜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当赤壁大胜.即将进兵巴蜀从而二分天下的时候.他居然倒下了.

和当年那个一统江东,雄心勃勃的孙策一样.

命运和这对连襟开了同一个玩笑.

在周瑜死之前,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除了感叹天妒英才的无奈.

除了壮志未酬的遗憾,

也许还会有一丝淡淡的欣慰吧.

为了孙家,周瑜可以说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回溯记忆

当平定了华北的曹操兵锋直指江南的时候.

周瑜未曾彷徨.他是如此的坚定.因为他知道.他不能将孙策托付给他的江山供手送于他人.

"士为知己者死".

我们仿佛又能听到他那句:“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

是他力排众议撑起了抗击曹操的大旗.

也是他使得曹操的数十万樯橹在谈笑之间.灰飞烟灭.

但为了孙家的鸿图霸业,周瑜并没有时间去品尝胜利带来的喜悦.

而是毅然率军攻打南郡,导致自己中箭负伤.

也为将来自己的殒命埋下了伏笔.

也许是为了早日完成孙策未完成的事业,在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后.

周瑜开始规划起了一张宏伟的蓝图.

"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

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二分天下的伟大构想也就那在一刻诞生.

正是因为他与孙策的目光曾经注视过同一个地方,

所以当他梦想着孙家的旗帜飘扬于中原各处时候,

他相信孙策也一定看得到.

当年和孙策一起凭借千人横扫江东的一幕幕又再次浮现在周瑜的眼前.

但是就在这时,成功与周瑜擦身而过.

上天没有给他再一次璀璨的机会.箭伤的未愈.繁琐的军务.终于使得周瑜因为积劳成疾而倒下.

他这一睡便再也没有醒来.历史也在那一刹那被完全的改写.

烟花如扣 月掩铜雀楼上楼 露浸霜流 寒梅滴血昙花愁

赤壁炎舟 潇洒抚琴风满袖 巴陵遗憾 曲尽悲鸿壮志酬

这一声声的哀怨,恐怕也只有到了九泉之下找孙策诉说了.

虽然有着太多的无奈和惋惜,可至始至终周瑜都对的起孙策了.他没有辜负孙策的临终托付.

对于周瑜来说.

即便是那二分天下的梦想成为了镜花水月.

即便那个在他梦想中 孙家旗帜飘扬于中原各处的情景成为了泡影.

我想他也可以为自己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一生都为孙家鞠躬尽瘁的周瑜也终于可以安祥的睡一觉了.或许这是上天对这位英雄的另一种仁慈.

只是他又可曾想为他那家中的骄妻着想过,他的这一生,唯一对不起的可能就只有小乔一人.

自古美人如名将 不教世人见白头

也许正是因为那种残缺不全的美丽,才给了我们这些后人一种憧憬和追逐的理由.

回溯一生

在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三十六年间 周瑜给了人们太多的传奇故事和动人的片段.

与孙策肝胆相照的豪情壮志.

与小乔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

与鲁肃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以他的雅量高质使得擅长辩才的蒋干无言以对.

他以他的谦让宽容使得东吴的三代老臣发出了:"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的感慨.

他以他非凡的胆识和超出常人的睿智使得不可一视的曹操兵败赤壁.从此不敢染指江东.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被传为佳话,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难怪当周瑜辞世时.

孙权会潸然泪下的说出了:"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这样悲伤和惋惜的话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时侯孙权的眼泪是真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惋惜和悲伤也是真的.

直到多年以后,孙权称帝之时.还念念不忘周瑜. 对众大臣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周瑜用他短暂的一生写下了三国时期不朽的诗篇.供我们后人歌颂和赞扬.

"弦声凄迷,谁人复共醉时舞,一曲阳关唱倾,无人和.声声怨,向谁诉? "

南朝的文仕为周瑜所作的<凝筝>是如此的凄惋和惆怅.音犹在耳.我却早已黯然神伤.

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都会随着时间而枯萎.那年少时激情澎湃也会消失殆尽.

但在记忆的深处.周瑜曾给我们的那份感动和钦佩.我却会牢牢记住.

而我也始终坚信.不管那历史长河是如何的川流不息.

也永远淹没不了这样一位羽扇纶巾.儒雅翩翩的一代名将.

舞尽人生

周公瑾三十三岁。

壶中有酒,肩头倚剑,白衣胜雪。

周公瑾半躺在野花丛中,背靠杨柳,一口口的品着杜康美酒。幽香的是花,醉人的是酒,但花与酒相遇便成了另一种气息。

酒不醉人人自醉。

公瑾微醉,双眼朦胧,望向天际,一片蔚蓝。

他才俊风流,他风华绝代。

他潇洒倜傥,他白衣如画。

遥想当年,锦帽轻裘,马踏江东。亦是在此地,她轻罗小扇,秀美无双,丽质清雅绝俗,宛若天间的仙女,共春而来。

她微笑,天地同笑;她蹙眉,万物皆忧。

男人吸引女人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他是周公瑾,风流,但不失风度,一曲《凤求凰》从他手中的长笛传出。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张弦代语系,欲诉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原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寄情于曲,曲声果然不同凡响。

她望了望他,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小乔。

至此,周郎曲艺,名遍江东。

那日,他立于长亭,感受着江东的烟雨,不知是谁家名媛焚香抚琴,但又频频出错。然,每错一次,他便回头而顾。

曲有误,周郎顾。从此,很多名媛佳丽,均以错曲来吸引他,但他是周郎,风流,但不轻浮,何况,他已有小乔,夫复何求?

然,周郎绝不是一个儒雅书生的代名词。

他精于剑技,他韬略无双。

他生逢乱世,山河动荡,烽火连延,战端四起。

他与孙策是刎颈之交,江东二乔,各占其一。

孙策勇武,周郎谨慎。

周郎助其扫平江东,傲视群雄。然,人命终有尽时,孙策殒命,孙仲谋继其兄之位。

后八年,曹贼率师百万,南下亲征,江东满朝震惊,更有怯而主降者,人心惶惶。

他临危受命,官拜都督;他羽扇纶巾,谈笑自若;东风一场,火舟数艘。便使得樯橹灰飞烟灭,但没想到一场大火却成就了诸葛孔明。

他嘴角上浮,那人,是个不世出的奇才。

天涯路远,人生路更远,路上瞬息万变。一子错,满盘输,却又要如何绚丽的舞尽人生?

是醉?是梦?是迷?是茫?

公瑾已如那梦蝶的庄生,分不清自己是周庄还是蝴蝶,自己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

毕竟,人生如梦,梦若人生。

周公瑾半醉,壶中有酒,剑倚肩头,背靠杨柳,空中弥散着花香与酒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郁郁葱葱的草木散发着似曾相识的悠远清芳,仿佛古老的琴瑟那千年不绝的沉吟……

凝翠的叶子交织成碧幽幽的云彩,悄悄地将阳光也染成了绿色。

我踏着一块又一块湿润的方形石块,清澈明净的流水萦绕着古老的石块,淡淡的清凉由脚底弥漫至我的全身,悄悄地唤醒了沉睡在我心灵深处的浓浓的感思。

曼回的石径上,游走着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沿着着美丽而幽深的路,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片空旷的土地。

一只蝴蝶,扇动着白色的双翼,在我的眼前曼舞。

他,愈飞愈高,在近乎透明的半空中溶入了一群灵动的白蝴蝶中。

灿烂的阳光为舞者们镶上了华丽的金色,漫天似乎开满了绚烂的夏花,迷离了天与地。

忽然——

他,宛如一片秋叶,在半空中打着旋,轻盈得如同风神唇边的轻羽。

静静地,静静地,落在了地面上。

时间在风的沉默中凝固。

美丽的舞者,永远地停止了舞动。

他的翅膀,轻轻地贴着大地,美丽如昔。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的眼前,赫然出现了一座高大的墓碑——

“东吴大都督周瑜字公瑾之墓”——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生命的短暂,注定了周郎的完美。

周郎,犹如夏日里的白莲花,清清净净,婷婷楚楚。

多少女子,为博回眸一顾,错拨琴弦。

虽然驰骋沙场,却依旧潇洒儒雅。

十指纤纤,宛如玉笋,轻拨琴弦,《长河吟》音,飘越千年……

想起一位叫作“大宛良猪”的网友所写的那篇婉约凄美的《雪慕瑜》——

千古魂思,原本无题,

但恨朝夕,不见残吟。

桃红柳绿,尽碎我心,

落花幻境,流水声息。

清风朗月,夜夜摇裙,

江水奔流,尽皆东去。

吴侬软语,妄自唏嘘,

寒光点点,映雪慕瑜!

为什么要这般忧伤?人生,只要灿烂过就没有遗憾。

在漫长曲折的历史之路上,有谁似周郎一般完美?有谁能与周郎媲美?

时间的沙漠,湮没了古今多少英雄,而周郎,却是远方永恒的绿洲,一道绿影,一碧千年。

我很庆幸,千年之后,我生长在了东吴的土地上。

梦里的绿树青茵,依然摇曳在风中。

永恒的周郎

一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一江风火楼船,在晚潮中灰飞烟灭.

他临风而坐,长剑如霜,指点江山,傲视残阳,眸目流光,神采飞扬,将一曲[长河吟]弹得雄盖天地,如长河奔腾势不可当!

火光在他的琴声与剑锋中缠绕,赤壁的火光映着他自信的微笑.

银枪,银甲,银剑流晖;

白袍,白缨,白马长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不尽的,是英雄。

两千年来,没有谁会忘记赤壁,没有谁会忘记周郎。苏东坡不能,杜牧不能,李太白不能,我们更不能。

长剑一指,天地失色。他,是永远的周郎.

二 .曲有误,周郎顾

他是江东第一美男子,面如冠玉,谦和文雅,才华横溢.

他善操琴,也善听琴.

“曲有误,周郎顾”只为这一句,让多少美人误拂琴弦,或者紧张,或者爱慕,或者试探,或者------或者只为搏他的一回顾.

诸葛亮是大众偶像,是鞠躬尽瘁的蜀军师;周郎是少女情人,是风流俊赏的顾曲郎.喜欢诸葛亮可以说出千百条理由,而喜欢周郎则不需要任何理由.

风流倜傥,转眄含情.他,是永远的周郎.

三 .美人如玉剑如虹

三国争霸男儿事.好男儿志在四方,理应驰骋沙场,救国危亡,哪还顾得上儿女情长?但英雄美人自古就是人们的向往,于是便有了小乔配周郎,将硝烟三国点缀的无限风光.

一个貌若天仙,一个才比子建;一个色艺俱佳,一个文武双全,

我们在感叹诸葛亮 “糟糠之妻不下榻”的高风亮节的同时,也不得不称羡周瑜 “美人如玉剑如虹”的完美人生.

周郎是幸福的,征战归来,他的身畔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小乔.

文韬武略,江山美人.他,是永远的周郎.

周瑜,你也许不知道你的那把火,不单单燃烧了整个江东的天空,而是燃烧了一千八百年。在这一千八百年的岁月里,周瑜这个名字带着他的精神闪烁在那段历史中。

赤壁的烽火已经不再燃烧,留下的是勇气和歌颂。在那场战役中,当时没有任何人相信你会赢,只有那个脸上带着轻松和惬意的书生,他叫诸葛。

曹操的大军虎视着江东,那个“宁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男人带着轻蔑笑看着江东,他骄傲的认为那是他的囊中之物。

而你,儒雅的都督,却用一把火打败了他的骄傲,这时,江东的百姓、官员包括孙权,这才知道,原来东吴也可以并列三国,也可以逐鹿中原,也可以称为一个国家。

我相信你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不是那个念着“既生瑜,何生亮”的愤愤不平之人,因为那个和孙策满怀着理想的少年,也许在他骑上马的那一刻,他已经有了鼎立三国的抱负。

长江水奔腾了几千年,带着人们对你英年早逝的叹息,对你满腹才华的敬仰流向大海。

江河永驻,周郎华采

题记——江河奔流,日月更替,总有这么一些人永不磨灭,总会深深勾起我们的追思和怀念,谨以此献给心中永不褪色的周公谨。

懵懂少年时,以为人生是一种享受,生命的悠远就意味着幸福的绵长。所以,一直以为周郎是天下间最不幸的人:

空有满腔才学可惜天不与寿,

空怀豪情壮志却抱憾终身,

空有一身乐感音灵却只留下轻轻《长河吟》,

空有英发雄姿却让小乔独对明月瑶琴、泪长流

空有乱世风云,豪强环伺却没能统一天下笑傲江湖。

他一切的一切都是空的,而这些,都是因为他的生命——永远只定格在了36上。人活五十而不夭,不幸,公瑾是夭折的,他的生命之花、艺术之花、军事之花,仅仅绽放了36个春秋,就在他最接近鼎盛时无声的消逝了。生命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当然也就无所谓幸福。

天空没有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不知不觉间在长大,在承受属于自己的痛苦与欢乐。岁月流转,当我开始习惯性的哼起《YESTERDAYONCEMORE》的旋律,开始回翔生命的天空时,这么一段话给了我几乎揪心的痛——“当朋友,恋人,敌人都已离我而去的时候,唯一永恒的只有自己。然而,这是真的永恒吗?当所有承载过去记忆的人碎裂时,永恒也会朽萎,剩下的惟有这千年的孤独与恒久的寂寞凄凉。”——是啊,越是长久的生命,就要面对越多的生离死别。沧海桑田,物是人非,这些词真的好残忍,每次读来都令人垂泪不已。当我还无法看淡这一切云卷云舒时,我宁愿将冗长的生命幻化为那短短的瞬间:如同闪电刺破长空,短暂而耀眼;像流星划过天际,短暂而美好。

直到这一刻,重回首,才发现公谨原来是世间最最幸福的人。

风华绝代!他的英姿,不知羡煞多少豪杰。那份从容镇定,那一股诗书华气,依稀的白盔白甲,依稀的白马,为他赢得了儒帅的美誉,也为他赢得了名动天下的江东美人。手中握着兵符宝剑,身旁依着红颜知己,英雄佳人,不枉此生矣。

才华横溢!胸怀十万甲兵,腹有千机良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智计卓绝,腾巨焰于大江之上。弱冠之年,便追随小霸王孙策平定江东。看一柄龙吟剑,追忆当年孙伯符,剑气如霜时,是二人携手纵横的一声长啸。抚那一张断弓,是伯符离去时的声声叮咛:“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郎。焚起一支短香,烟雾中,看到的是赤壁的火光冲天,和那张意气风发的笑脸。操起那张瑶琴,流泻出那奔涌的旋律,是它,就是那首熟悉的《长河吟》。江水不绝,情思不泯,丘壑不平,才气不息。奈何天不与寿,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生不逢时,是一种残酷:有家难回,有国难报,空有一身本事却碌碌终生,这是英雄最大的悲哀。他们不害怕对手,害怕没有对手。然而这种独孤求败的滋味,公谨永远也不会懂。因为上天不仅给了他一腔才华,还给了他一个施展才华的绝佳舞台——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究竟谁才是真的英雄。会猎天下,终成就孟德的半世英明。孟德的雄心壮志又在赤壁的大火中付诸东流。于是前半部三国史读来两人耳——孟德、公谨,南北对峙。

英雄迟暮,是另一种残酷,就如同垂垂老去的美人,只能顾镜自怜,追忆曾经的年华,转眼已成明日黄花。昨天的功业,如今的衰竭,相信每个英雄都不愿意接受,才有那老廉颇的愤愤,勇黄忠的恨恨。诸葛孔明也是少年得志,曾经儒雅风流,但人们的记忆中除了轻摇羽扇,弹琴退仲达,摇舌战群儒之外,总难免这样的一笔:五丈原,中军帐内,昏黄的油灯下,一个力衰发苍的老人佝偻着审阅地图。相比之下,周郎要幸运的多。36岁,英气勃发的岁月,既留存有少年的壮志豪情,又染上了而立的成熟稳重,在这个人生最光辉的时刻,静静的离去,只留给人们最美好的回忆。

他的生,带着令人艳羡的才华、恋人、知己和对手。

他的逝,带走了他人承载的记忆,将回忆留给深爱着他的人,将永恒的空虚与失落留给了他的恋人和对手。只有他留下的长河吟,静静的流淌,拨动每个人的心弦。

江河永驻,周郎华采。

周郎顾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 李端《听筝》

小时候,尚未完整读过任何一部与三国那个时代有关的书,就敢在满屋大人面前鼓着腮喊:“我就喜欢周瑜!”一时语惊四座。大人们总抱有一种类似于“抓周”的心态,认定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认定这样的一种喜好会直接影响到我一生的境遇,仿佛说喜欢诸葛亮的,必是既聪明又将仕途顺利甚至流芳百世;说喜欢关公的,必是有情有义而名扬天下;哪怕说喜欢刘备的呢,起码也有用人之材,恐怕将来不必用功也能成个管事的,落得个垂袖而治。每到这时他们就会很不屑地一缩下巴,表示不满意我的答案:“周瑜是被气死的,有什么好喜欢?”我站在他们面前,颇有要舌战群儒的架式,无奈大人们已经将话题转到巴以局势上了,完全放弃了眼前这个已然不可教也的刚满一米高的儒子。

到了始展眉的年纪,同桌那个总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色运动衫的男孩悄悄对我说:“《三国演义》里最帅的是赵云,其次是马超,再次是吕布,轮不上周瑜。”我略微侧过头去,看那张英俊而又稚嫩的脸上满是诸葛孔明式的睿智,清澈得如同江水一样的眼睛里写着大大的令人信服的“真的”两个字,在旁边那张发了黄掉了皮还被用刀刻用笔画到惨不忍睹的课桌上像扑克牌一样摆满了干脆面里送的三国英豪的小画片。

也许就是由于这些历史,如今课上讲到“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我还是能得到无数回望微笑的目光。她们总笑我前世应是那个贪看周郎眉目的笨拙而又花痴的琴娘,当初害得年轻的将军一杯庆功酒总沾不到唇边便要频频回首,而如今必要穿透一千八百年厚重的历史的铅尘回望那个铁索横江的时代船头上雄姿英发的古人。

我们的文化,是一种极其严谨的文化,百家争鸣,争的不过也只是别家对自己所提的观点所下的定义的一种认同。因而以意逆志成了本身崇尚含蓄隐约之美的中华古文明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正如提到李贺,往往只得到一个“怪”字,却不知杜樊川所提到的其佳处九则中,“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过是其中之一,那些“云烟绵联,风樯阵马”统统被划出定义之外,而不得见了。我们的思想往往像简化字一样被简化到只剩下一些最原始最浅显最表层的定义,总觉得那就像委屈了造字的古人一样委屈了那些存在于复杂的人性当中的不能触及的千变万化的思想。

于是,我常常想,周瑜本身应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眉如远山眼如江水的人,一个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人,一个同智慧的代名词诸葛孔明一样临危受命的人,一个为一句夺妻之辞而拍案而起的人,他应该是怎么样的?我想,至少他不会如诗词中那样有着“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的太过潇洒太过快乐。他该是一个心事重重的人,一个无力于坚持人定胜天的人,一个只是传奇而非传说的人。他是一片江山无数城邦的依靠,他是那个桃花颜色好如马的温润的国度中被构建成的一个偶像,他是守护着一川烟草满城飞絮一个不容推卸的温柔的神。水是眼波横,山是峰眉聚,那半爿烟水空蒙的江山,全都是他的小乔。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当他被戴上将才的冠冕披上责任的金身,他就势必不再属于一个人。

所以民间有了“曲有误,周郎顾”的笑谈,仿佛是为这位生命效率太高而时间太少的年轻人做一个美丽的补偿。从来故事中都很喜欢将一段欲罢不能而又欲说还休的凄艳的爱情加在那双弹琴的素手上面,只因了周郎已拥有的,是名噪一时的小乔。我总是认定除了孔明智激周瑜时赞美过二乔以外,从没有人对这两个女子的美做出反应,那么小乔的美,便在于了周郎的珍视——或者说,是对男性尊严与荣誉的珍视。于是我总愿意相信,那双素手哪怕是爱,也是爱得很快乐,爱得很感恩的,那必是有一次偶然的差错开始,在一片仓惶错愕之中,那一顾必然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了然与宽容;而那受了一顾的恩宠的女子,如同发现了一座绚烂的宝库或是一片奇幻的花园般不自觉地欣喜起来,因了他与她共同守住了一个秘密,那是他们之间特有的信号,在那频频举酒而又频频喝不到口中的将军回首时茫然迷惑的目光里她轻快清爽而又狡黠地存在着。

其实对于一片江山,气量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而对于一个女子,不过是一个懵懂的回眸。很喜欢看过的一篇文章里的一个片段:一个洗衣服的妇女红着眼睛对另一个说,他婶,周郎没了。然后全东吴大恸。那弹着曲子的女子应也在其中吧。在吴人心中,周郎应是他们的天堑、他们的王气,他们坚固的墙;除此之外,他还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的理想,是他们共同的至高的审美追求。他是特洛伊的赫克托耳,以一种无力挽救生命的状态微笑着风流地接受着强者赐与的死亡,然后作为对手的功勋被记入历史,成为另一个人的反衬。这是小说家创作的高妙之处,同时也是他们上挑的嘴角边溢出的一抹冷冷的残忍。

“既生瑜,何生亮。”我始终坚持相信这话是小说家的杜撰。一个年轻而骄傲的灵魂,死亡应是他最后的一道光辉,而这一道微弱的光芒也被剥夺了。他的对手,史学家与小说家、名誉之神与智慧之神共同的宠儿诸葛孔明,他的身死五丈原叫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种死亡,要令江山为之震撼。而周瑜的死只被塑造成了一场闹剧。后人有多事者,说周瑜是诈死,赚诸葛亮来吊唁,在灵堂埋伏上武士行刺,却被诸葛亮看破,哭丧时哭一声拍一下棺材,用藏在手里的蜡丸将棺材上的气孔堵死,把周瑜活活憋死在棺材里。这样说未免太小看了周郎,也太小看了孔明。本身《三国演义》中的诸葛武侯形象就因太过光彩夺目而太缺乏人性的闪光点,这就像绝对的光明就是黑暗一样,他是一个被发现藏匿于人世的神。既然风流无限的诸葛亮能和《水浒传》中不读诗书的三阮兄弟说一样的“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鳖鱼”,既然武侯给自己对手的评价竟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未免觉得小说家对于历史上万人景仰的诸葛亮也是不公平的。在谋略与风骨之间,他太难以做一个平衡,那种曾在水泊中感动我们的草莽精魂,此时却黯然失色。

周瑜是不曾败的。武侯赢得了万世的景仰,而周郎赢得的是千年的眼泪。人的眼泪如松枝滴落的油脂,如果只是一瞬间的事便罢了;一旦被赋予了时间的概念,那么,一滴永恒的眼泪就可以是一粒价值连城的琥珀了,而且必然要在其中蕴涵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在千年的变迁之中执着地传承。

公元279年,吴天纪三年,王浚楼船下益州。吴歌断弦,当一片降幡出石头时,吴人的泪眼中,是否能映起赤壁当年的火光接天?千寻铁锁沉江底像是一种因果报应最终回到了他们这里,而那托体山阿的人呢,盖棺定论之后的周郎,是否做鬼也没做出“气量”,仍要放不下舍不开地回首一顾?不过看吴山青了越山青,赢得生前身后名。

决不后悔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题记

广漠沙场,你跨下白驹,披坚持锐,挥剑如虹,令对手望而生畏,溃不成军! 花前月下,你英姿勃发,佳配小乔,弹指之间,音律自成。悠悠《长河吟》,道尽天下英雄河山梦! 仕途人生,你年少有为,且勇且智。大江畔前,与“小霸王”义结金兰,从此东征西战,最后官拜都督,统领三军,名扬天下! 一代风雅儒将周公瑾,血酒疆场而气宇依旧,壮哉! 你的一生更如一曲悲壮的英雄挽歌。 三军帐前,你怒责公覆,那一百杖责,丈丈责于黄老将军皮肉,更棍棍刺向你的心房,最锋利的武器竟是悠悠众口,有谁能看到,将军今日之痛乃是为了以 后赤壁河上的烽火辉煌!长河啸,丈夫心,你那坚毅的双目,分明闪着带血的泪光! 刘备骗走了荆州,诸葛亮夺走了三郡,你几次力讨不成,最后气急攻心,当年的赤壁河,今天的英雄墓!从此,“狭隘、忌妒、小人”等骂声伴你走过了千年岁月。吕布为美色而弑君,是忌妒;庞统为邀功而丧命,是狭隘;刘备满口仁义而与同宗兄兵戎相见,是小人。而你,公瑾,为国家存亡而生,为民族利益而死,何罪之有!刹时山河失色,怒水咆哮,英雄之心何人知,丈夫之行何人明? 一个声音高喊着,你后悔了吗?给你名声,让你名垂青史! 决不后悔。

泱泱中华,多少英雄伟人,为了民族存亡,国家兴衰而牺牲自己,牺牲自己的利益,生命,包括世人最为看重的名誉。此皆真豪杰,真丈夫!

英雄无悔,大江奔腾依旧。

看淡了生前事,何计生后评?

——后记

500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远古(500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

早期人类的进化

南方古猿、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与血缘家族的演变、旧石器时代早期血缘家族的出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新石器时代近亲结婚的禁止及对偶婚的产生。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畜牧业的出现、父系氏族公社金石并用时代的来临、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私有制的产生、军事民主制国家产生、原始社会的文化、原始的宗教、原始绘画、原始雕刻,原始音乐。 公元前5000~前500年

亚洲 (公元前5000~前500年)

苏美尔·阿卡德城邦的建立和统一、苏美尔的政治结构神庙、大经济阿卡德统治、南部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亚述帝国亚述国家的产生和演变、亚述帝国的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灭亚述、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巴比伦的天文学、巴比伦的数学成就、腓尼基文明、腓尼基的兴起、腓尼基发达的经济、赫梯和古巴勒斯坦赫梯的兴亡、古巴勒斯坦的统一犹太教的产生、古代印度文明、早期哈拉巴文化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四大吠陀婆罗门教的创立、列国时代的印度十六国的建立、摩竭陀国称霸城市的再度兴起、沙门新思潮佛教的产生与释迦牟尼、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阶级社会的产生、夏启建国、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商朝的兴衰、成汤建商商朝的灭亡、商朝的农业生产技术、神奇的甲骨文、发达的青铜文化、礼乐统治下的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公制礼作乐、西周的宗庙祭祀、国人与宣王中兴、三星堆文化、纷乱的东周、平王东迁、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清净无为”的道家、孔子创立儒学、《考工记》问世、波斯帝国的兴衰、波斯帝国的建立、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的对外政策、波斯帝国的经济、波斯帝国的衰亡。

非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国家的产生和早期王朝时期前王朝文明、提尼斯王朝的建立、古王国时期的经济社会、古王国的经济、古王国的瓦解、法老和金字塔中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时期和人民起义、埃及的再度统一、中王国时期的对外战争、中王国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中王国的灭亡、新王国的盛衰强盛的第十八王朝、新王国的冶金业和纺织业、发达的商业和海外贸易、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争霸、新王国的衰亡、后期埃及塞易斯王朝、后期埃及前期的经济、波斯征服埃及、波斯对埃及的统治、埃及人民反抗、波斯的斗争后期、埃及灭亡、古埃及的文化早期的象形文字、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宏伟的雕塑建筑和精湛的工艺、艺术、发达的天文历法、非洲的其他文明、撒哈拉农耕社会、努比亚文化、凯尔迈文化、迦太基文明的兴起、迦太基的政治制度、迦太基在北非的扩张,迦太基的贸易和探险。

欧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迈锡尼的墓葬、特洛伊战争、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出现、城邦的形成、斯巴达城邦、国家的形成、雅典城邦国家形成、梭伦改革、希腊城邦的繁荣、希波战争战后、希腊的城邦经济、奴隶制度的发展、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希腊诸城邦的没落、雅典的海上霸权、伯罗奔尼撒战争、战后诸城邦的危机、后期希腊城邦的争霸和衰亡、古典时期及以前的希腊文化、希腊的宗教与神话、发达的戏剧、精美的建筑和雕刻、史学的繁盛,哲学的兴起。

美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美洲的早期文明、亚洲人的迁入、奥尔梅克文明、特奥蒂尔坎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 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欧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马其顿的兴起、马其顿王国的兴盛、腓力二世统一希腊、亚历山大东征、安提柯王朝的建立、斯巴达的社会改革、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朝的专制统治、托勒密王朝的衰败、塞琉古王国的专制统治、发达的塞琉古商业、塞琉古的手工业、塞琉古的衰亡、马其顿时期的文化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欧几里得与几何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发展、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日趋成熟的雕塑艺术、伊索寓言、古罗马的王政时代、伊特鲁里亚人、罗马的氏族制度民主军事制度、图里乌改革、王政时代的结束、早期的罗马共和国、设立平民保民官、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平民斗争和新贵族的产生、征服意大利、罗马共和国早期的社会经济、罗马的对外扩张、第一次布匿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侵略西班牙罗马的行省、统治罗马、共和国的没落、西西里起义、斯巴达克起义、共和时代的文化、罗马的宗教神话和祭司罗马的建筑艺术、朴实的历史和哲学、强权独裁时代的到来、米特里达梯战争、苏拉独裁庞培兴起、前三头同盟,恺撒独裁后三头同盟。

亚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秦朝统一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秦始皇万里长城的修筑、秦朝的覆亡、“世界第八大奇迹、” 西汉刘邦建西汉、汉武帝时代、汉匈和战、司马迁著《史记》、孔雀帝国被占领的时代、旃陀罗笈多创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征伐、孔雀王朝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森严的种姓制度、孔雀王朝后的印度、帝国时代的文化、印度的史诗《佛本生经》、孔雀帝国时代的建筑艺术 公元元年~400年

欧洲(公元元年~400年)

罗马帝国的建立、奥古斯都建立元首政治、屋大维对内的政治制度、繁荣的“和平时代”、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盛、从黄金时代到三世纪危机、隶农制的盛行、皇权的进一步加强、罗马的“黄金时代”、罗马城市和商业的萧条、混乱的政治、统治后期的罗马帝国、戴电里先统治、君士坦丁大帝独裁、扶持基督教、继续衰弱的帝国经济、帝国的分裂、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基督教的演变、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马克西穆斯之乱、四大“蛮族”掌权、帝国时代的罗马文化、自然科学的发展、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发达的史学、帝国时代的法学、罗马的文学、罗马的建筑和雕塑艺术

亚洲(公元元年~400年)

东汉刘秀建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班固著《汉书》、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三国鼎立时期的中国、乱世枭雄——曹操、建安文学、蜀国的建立、诸葛亮治蜀、孙权建吴、西晋和东晋的建立、“五胡十六国”兴起、佛教和道教的盛、行两晋的书画艺术、陶渊明与田园诗、贵霜帝国的建立、开明的迦腻色伽、统治早期的萨珊、波斯帝国萨珊波斯的兴起、萨珊和罗马的战争、马资达克起义、古代朝鲜箕氏、朝鲜新罗百济建国、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古代日本绳文式和弥生式文化,邪马台国大和国家的兴起。

美洲、非洲(公元元年~400年) 正在发展的美洲和非洲、玛雅文明的兴起、摩羯文化、印加文明兴起、阿克苏姆国统治,东非加纳王国的繁荣。 欧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国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西欧封建关系的萌芽、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西欧封建制的产生、克洛维创建法兰克王国、矮子丕平篡权、查理曼帝国形成、帝国的分裂、北欧海盗海盗时代的来临、北欧海盗的扩张、“无骨者”伊瓦尔和哈拉尔德、北欧海盗的覆灭、发达的航海造船技术、北欧的口头文学、 9~11世纪时期的西欧、加洛林王朝时期的法国农业、罗伯特王朝与加洛林王朝的斗争、加佩王朝的建立与王权的式微、亨利一世统治下的德国、俗权和教权之争、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征服英格兰、十字军东侵、十字军东征的起因、克勒芒城宗教会议、十字军第一次东征、十字军血洗耶路撒冷、萨拉T反击十字军、君士坦丁堡之灾、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法国王权的加强、路易九世改革、腓力四世控制教权、巴黎市民起义、路易十一统一法国、11—15世纪时期的英格兰、诺曼底征服、亨利二世改革、《自由大宪章》的签订、獒国国会的出现、既特·泰勒起义、红白玫瑰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百年战争的爆发、竟雷西战役、二十年的和平、圣女贞德、酉年战争的结束、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菲特烈一世侵略意大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开始、汉萨同盟的建立、媛尼斯和佛罗伦萨共和国、西班牙基督教王国的兴起、暴死病黑死病的泛滥、黑死病的传播路线、黑死病之后的欧洲经济、黑死病的长期影响急剧下降的人口、中世纪的基督教和西欧文化、罗马教会教阶制的演变、英诺森三世加强教权、异端运动的发展、大学的出现、哥特式建筑的兴起、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的法典改革、查士丁尼对外扩张、拜占庭帝国的瓦解、拜占庭的史学、中世纪时期的东南欧、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建立、尼曼亚统治塞尔维亚、阿尔帕德王朝时期的匈牙利、瓦拉几亚时期的罗马尼亚、中世纪时期的捷克和波兰、捷克国家的形成、德国势力的渗入、蒙古帝国大一统时期、胡司宗教改革、胡司战争、普亚斯特王朝时期的波兰、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留里克王朝的建立、基辅罗斯公国、伊凡四世改革,立窝尼亚战争。

亚洲(公元400~1500年)

北朝北魏的建立、孝文帝改革、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北周立国、北朝开凿石窟、南朝刘宋的建、立齐梁陈的更替、祖冲之求圆周率、山水诗勃兴、刘勰著《文心雕龙》、隋朝一统、隋朝的建立、隋朝改革官制和创设科举、炀帝开修大运河、李春建赵州桥隋朝的灭亡中前期的唐朝贞观之治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武周革命开元盛世造纸术西传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唐朝的衰败安史之乱、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黄巢大起义与唐朝灭亡、原始火药的发明、诗歌艺术的顶峰、北宋的兴衰、陈桥兵变、王安石变法、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词的兴盛、南宋南宋的建立、南宋抗金、繁荣的南宋商业、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宗教大融合和禅宗盛行、 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忽必烈称帝、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郭守敬与《授时历》、关汉卿与元曲、中前期的明朝、明朝的建立、明初设内阁、朱元璋加强吏治、郑和下西洋、大明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晚明景象、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明朝与后金的战争、明末农民起义与明朝的灭亡、明朝的科技、长篇小说的繁荣。

中世纪时的伊朗、科斯洛埃斯改革、萨珊帝国、后期的对外扩、张萨珊帝国的灭、亡萨非王朝的建立、中世纪伊朗的史学和文学、发达的建筑艺术、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阿拉伯帝国封建制度的发展、帝国的分裂和衰败、大一统的蒙古帝国时期、、拔都西征旭烈兀西征、伊儿汗国的衰败、帖木儿帝国的昙花一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奥斯曼灭亡、拜占庭帝国、苏里曼一世的扩张、土耳其的艺术、从笈多帝国到德里、苏丹时期笈多、帝国的盛衰、戒日帝国的兴起、德里苏丹时期的印度、印度教的出现、先进的数学、天文学、早期、巴布尔创建、阿克巴改革、西方殖民者入侵、印度锡克教的兴起、绘画和建筑艺术、新罗和高丽时期的朝鲜、新罗灭百济高句丽的灭亡、后期新罗的土地制度、新罗的衰亡高丽王朝的建立和扩张实行柴田科制度和公田制高丽灭亡李氏朝鲜前期封建专制集权的加强壬辰卫国战争中世纪时期朝鲜的文化教育、繁荣的佛教、李朝世宗创制朝鲜字母、日本的封建化改革、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奈良时代的社会经济、平安时代的日本武士的兴起、幕府统治和日本的统一、镰仓幕府的创建、内外贸易的发展、,日本的战国时期及统一。

美洲(公元400-1500年)

中世纪时期的印第安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帝国的建立、印加文化、玛雅贸易,玛雅人的社会结构。

非洲(公元400~1500年)

封建时期的埃及、埃及封建制度的形成、埃及国家的独、立反抗十字军的斗争、阻止蒙古帝国西进、土耳其统治下的埃及、中世纪时期埃及的文化、北非和东非马格里布的独立、阿尔摩哈德朝的统一、东苏丹诸国、埃塞俄比亚王国 、“桑给帝国”时期、桑给帝国发达的对外贸易、西非和南非加纳王国的兴衰、马里王国的崛起、桑海王国的独立、桑海王国的衰败,大津巴布韦。 1300~1600年

欧洲(1300~1500年)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但丁创作《神曲》、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薄伽丘与《十日谈》、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早期文艺复兴的史学、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全才式人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乔尔乔涅和提香、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艺术家、丢勒空想社会主义家、莫尔拉伯雷与《巨人传》、文坛巨匠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发展中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哥白尼和天文学革命、科学巨人伽利略、数学的突破、物理学的重大发展、培根与哲学、宗教改革前的德国、发达的工商业、天主教会统治下的德国、处境不佳的骑士阶层、城市的阶层关系重重压迫下的德国农民、德国宗教改革、马丁一路德的早期宗教改革观点、 “九十五条论纲”的提出、闵采尔的激进改革宣传、莱茵骑士、德国农民战争、路德派新教的创立、宗教改革的扩大、慈温利改革、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瑞典和丹麦的宗教改革、新教的进一步传播、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阿卡德统治南部两河流域、阿卡德城位于苏美尔地区北部(今巴格达以南)。